仁安健康領域 │ 夏日行山熱辣辣 做好規劃免中暑

天時暑熱無阻山友熱情,不少行山發燒友在盛夏仍會出行,但這期間發生不少行山中暑個案。行山遠足不應「搵命博」,雖然無須擇吉時但仍要做好事前規劃。急症科醫生說,行山要配合「天時地利人和」,才能避免意外發生。今期就為大家拆解箇中因由,如何避免行山中暑!

今年六月平均最高氣溫達到攝氏三十二度,是天文台有紀錄以來六月的第四高。儘管熱火朝天,仍無損蔡先生與朋友往大埔新娘潭郊遊。不過,他行山總是有個「壞習慣」,喜歡不按路線遊走,偏愛「爆林」,朋友提過他遲早出事,他懶理,結果一語成讖。「我與朋友沿着分叉小徑往上走,可惜怎樣爬升仍然去不到目的地,行了大半個小時,今依然叢林一片,心想這次行出禍了。記得當時大約正午十二時,天氣又濕又熱,兩人的水早已喝完,唯有硬着頭皮繼續行,行到出大路為止。」蔡先生憶述。

事情當然沒那麼理想,蔡先生雙腳開始抽搐,並且感到頭痛、噁心及身體無力。朋友見狀,就知道他有輕微中暑,立即扶他到樹蔭下休息,無奈最需要的水耗盡,其身體狀況亦愈來愈差。朋友擔心他失救,於是報警求助,飛行服務隊最終將他救出送往醫院,補充水分及散熱後,情況才有所好轉。

這個故事或許似曾相識,不少山友也像張先生般,漠視了遠足安全性,不論是裝備或行程規劃,也是草率了事。扭傷拗柴還好,要是中暑昏倒,後果就不堪設想。

 

體溫過高 身體脫水 

人在酷熱環境下體溫會上升,身體機能會透過排汗、皮膚表面血管擴張而進行輻射性散熱自行降溫。不過,如果溫度過高,生理調節不能有效控制體溫,便會出現熱衰竭甚至中暑。所謂熱衰竭,屬於「熱綜合症」(Heat Syndrome)一種,患者通常在過熱環境下持續流汗,又未適當補充鹽分及水分下,會感到頭痛、疲倦,皮膚變得蒼白及濕冷,惟此時意識仍然清醒,只要適當休息、散熱及補充水分,不適感便會慢慢消除。然而,當體溫無法散發,身體核心溫度升高至超過攝氏四十度,便會導致中暑。

「體溫與環境溫度是相互影響,身體肌肉活動會產生熱量,流失於環境之中,環境溫度太高,亦會使體溫上升,這種雙向關係無論在戶外或室內也會發生,最重要是體溫未去到危險的溫度,就要停止活動。」仁安醫院急症科顧問醫生甄家樂說。

當然, 中暑不會突如其來,甄醫生指行山時如小腿抽筋或腫脹,已代表出現輕微中暑徵狀,當體溫持續上升,身體會發熱、皮膚乾躁發紅,情況惡化時更會導致心跳、呼吸過快及低血壓、再嚴重時可能影響神志、走路困難,甚至昏迷及多重器官衰竭。

要避免中暑,適時休息及補充水分固然重要,甄醫生說,中暑很多時取決於個人及環境兩大因素,「如果身體狀況不許可或是環境不配合,攝氏三十二度也可以中暑。」

濕度過高阻排汗

先說環境因素。甄醫生指出,人的體溫在炎熱時會上升並透過出汗自行調節,不過出汗並不代表會散熱,汗水必須被蒸發,人才會降溫,而影響汗水蒸發最關鍵因素是濕度︰「當環境濕度較高,蒸發汗水能力就會下降,體內熱力無法排出,於是體溫會上升,不少中暑個案正是天氣又熱又濕的情況下發生。」

事實上,山友傾向關注溫度多於濕度, 為了讓山友掌握充足行山資訊, 天文台數年前起新增「香港遠足路徑天氣服務」, 涵蓋本地主要遠足路線, 並能預測行程時間、每小時天氣、溫度、濕度、降雨機率、風速、風力及風向等資訊,為遠足人士未雨綢繆。

無樹無蔭路難行

行山路線是另一個重要考慮因素,甄醫生舉例,夏天到八仙嶺或獅子山郊遊已是大不同的事,前者斜路多、樹蔭少,後者則大部分路段有樹遮蔭,相比之下,行八仙嶺的負擔就較大。張先生當時就因為「爆林」而在無遮蔽下曝曬,結果中暑。

周詳的路線規劃是預防中暑及其他山徑意外的最佳方法,例如夏天行山,應避免選擇路程長、攀升多、少樹蔭、欠補給及沒退路的路線。衛生防護中心亦建議盡量在早上或下午較後時間進行戶外活動,避免中午出動。

除了環境因素,身體狀況也是重中之重。甄醫生說,如果行山當日身體抱恙,建議擱置行程,若然山友本身服用某些用於治療慢性疾病的藥物,也要事前諮詢主診醫生意見,因為這些藥物有可能增加中暑風險,原因何在呢?

藥物或影響排汗

甄醫生引述一名四十多歲中年男患者個案,對方在球場踢波期間突然暈倒,起初以為是心臟病發,考慮到病發時正值中午,擔心是中暑所致,決定替其降溫。其後,急症室醫生為他化驗尿液樣本,發現含有一種收鼻水藥的成分,估計是藥物作用之下,使排汗功能大減而中暑暈倒。

「我們知道,部分藥物例如某些感冒藥、降血壓藥有機會令人減少出汗,病友或正在服用相關藥物的長者,不妨諮詢主診醫生,了解藥物會否影響排汗功能,行山或進行戶外活動時就更放心。」

有人或會問︰「相對於體魄強壯的人,體質瘦弱人士是否更容易中暑呢?」甄醫生指這不一定,最重要是視乎散熱能力是否足夠,特別是身形健碩的人產生的熱能或較大,如果散熱不足又未有足夠補充水分,一樣可以中暑。甄醫生又提到,本身居住於氣候寒冷國家的人,造訪熱帶國家郊遊,有可能因為身體不適應而出現與中暑相關的症狀︰「情況就如高山症,一時之間爬升至高海拔地點,就會頭痛作嘔,中暑其實也一樣,這類人士亦要預早到達目的地作適應。」

要補水亦要補鹽

一旦出現中暑症狀,必須盡快休息及補充水分,甄醫生指「單純飲水並不理想」,因為汗水本身含有鹽分,繼續補水只會沖淡身體內的鹽分,建議飲用電解質飲品或帶備一些鹹味小吃作補充。而同行者可以協助患者鬆開衣服及為其搧風以保持清涼,直至患者清醒。

當患者被送入急症室後,其中一個急救方法是向其噴水及吹風扇,助其降溫,並且補充水分及鹽分(飲用或靜脈注射)。此外,淋冰水或喝冰水沒有更佳的散熱效果,因冰水會令皮下毛管收縮,使汗水無法順利排出,反令情況加劇;亦不應為患者用酒精擦身,因部分人或對酒精產生過敏反應。

那麼,郊遊遠足時應準備幾多飲用水,以備不時之需呢?甄醫生指沒有標準答案,必須視乎路線、天氣(濕度及溫度)及身體狀況而定。他舉例,人體流失兩磅汗水,需要補充一公升水;而一名長跑選手跑步一小時,則要補充一點五公升水分,惟此僅屬參考,而且難以量化,最重要是適時飲水,勿待口乾或身體不適時才行動。

室內也可以中暑

以為中暑只會在戶外發生?那就大錯特錯,美國上月就有多名乘客被困於沒有空調的機艙內三小時,導致出現中暑症狀而被送院。

仁安醫院急症科顧問醫生甄家樂指出,偶爾會有些室內中暑個案發生,多數是年老長者在密閉空間內,既沒通風也沒有開風扇,以致體溫上升而不適。

甄醫生說,長時間在密閉空間逗留,室內溫度及體溫會因相互作用而上升︰「不論是大熱天時還是室內,體溫超過攝氏四十度就會有危險。」事實上,長者及小朋友對溫度的調節能力較差,特別是患有慢性疾病、服用利尿藥、營養不良或長期體弱的長者,更要加倍小心。過去就有長者怕電費貴而不敢開冷氣,或是小朋友被獨留於車廂內而中暑的個案。

衞生署就呼籲,盡量打開窗戶,保持室內通爽涼快,並可利用風扇防止室內溫度過高。家長切勿將小朋友獨留於密閉的車廂中,避免室內中暑。

應對中暑,大家做得到。

 

我可以

同行者可以

穿淺色及通爽衣物,減少身體吸熱。

將患者移至陰涼處

帶備足夠的水,適時補充水分及鹽分。  

脫掉過多衣物

避免飲含咖啡因或酒精飲品

保持良好通風

盡量安排行程在早上或下午較後時間進行

用灑水方式助患者降溫

留意當日天氣變化,了解溫度及濕度等資訊 。

為有意識患者提供水或電解質補充品


原文連結

網誌: 健康網誌
仁安健康領域 │ 肺癌篩檢 病變速速現形